大皖新闻讯 “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,只能选择认清现实,然后通过努力改变现实。”2025年的夏天,家住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的18岁女孩尹华香以553分的成绩被安徽理工大学录取,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的是,她的父母均身患残疾,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。
近日,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尹华香家中时,她正准备前往学妹家补课,看起来有些腼腆。稍作调整后,她与记者谈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未来规划。
经济困难,被迫放弃画画
在尹华香卧室的墙上,密密麻麻的笔记中间,一眼就能认出的“旺仔”卡通形象让人眼前一亮。而这,却是尹华香童年时期现存唯一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创作遗迹”。
尹华香与她画的“旺仔”卡通形象。
10岁的尹华香痴迷画画,她自学素描,卡通形象画的生动又可爱,这一画就是两年。转折发生在初一刚入学不久的一天,班主任把她叫到门外,语重心长地对她说,“你看看教室里的其他同学,你跟他们不一样,你要把心思放在学业上,而且要比他们更努力。”
班主任的话不无道理,彼时的尹华香父母均身患残疾,甚至母亲在犯病时还会打她,同时她还有一个年仅3岁的弟弟需要人照顾,家里唯一的收入来自其年过6旬的爷爷尹和余。
“我想老师肯定不会害我。”尹华香说,班主任的那次谈话让她认清了自己身处的现实生活,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当中,满屋子的奖状见证了她的来时路。最终,尹华香以年级第五的成绩初中毕业,并被特招进六安一中东校区。
姑姑手机里存着尹华香的童年画作。
孜孜不倦,高三挺进年级前十
在尹华香看来她的中考成绩还不错,可是在全校高中入学成绩中却排到了800名开外。然而巨大的落差并没有击垮尹华香,或许生活的磨砺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,她只是淡淡地说,“能有什么办法?认清现实、接受现实,然后奋起直追呗。”
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高一高二时,尹华香的学习陷入迷茫,她不停地做题,时常熬夜到凌晨,结果成绩并不理想。甚至在高二下学期期末,在重压下她放弃了期末考试。
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,尹华香一天都没有休息,她不断地调整心态、查漏补缺。终于,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,她一跃考到了年级第八名,这也成为了她18年来最开心的事情之一。
“靠某种信念支撑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不可持续的,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才能取得想要的成绩。”尹华香说。
写硬笔字成为尹华香获得宁静的方式。
学习之余,放下了画画的尹华香喜欢上了硬笔书法。一撇一捺间,她寻找到了片刻的宁静,更是因此获得了2023“笔墨中国”汉字书写大赛六安市三等奖。尹华香告诉记者,她比较欣赏歌手李健,因为李健的歌节奏比较缓慢,也会给她带去短暂的安宁。
圆梦大学,计划将来报考公务员
553分!数天前,尹华香的高考成绩出炉,高出安徽省历史类特控线38分,但这似乎在她的预料之内,“我清楚自己的实力,高考结束我估的分数就是560。”
“我将来想考公务员。”尹华香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高考出分后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。根据这个目标,她第一志愿便填报了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,并被成功录取。
尹和余今年已经75岁,但是拿起镰刀下地锄草仍然是一把好手。说起孙女尹华香考上大学这件事,他的脸上满是骄傲。“左亲右邻都讲她不错,我们对她这个成绩也比较满意。”尹和余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从幼儿园到高中,孙女尹华香没有人陪读,在学习上也没有人能提供帮助,全凭她自己努力。
暑假兼职,减轻家庭经济负担
但是尹华香却说,爷爷整日在田间劳作,奶奶操持家务,这些她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将来赡养爷爷奶奶、照顾好爸妈,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被大学录取的喜悦没能让尹华香稍稍放松一下,暑假从早8点到晚8点,她把给别人补课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。问及原因,她说,“这样能给自己上大学攒一些生活费,也能减轻家庭的负担。”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她也有明确的安排,“大一考英语四六级、普通话证书或教师资格证,大二到大四考会计相关资格证。”
“痛苦或者说不幸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养分,它帮助我成长,让我比同龄人更成熟。”喜欢“旺仔”的女孩尹华香话语里没有抱怨,有的只有对现实的接纳和对未来的笃定。
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见习记者 尚雅婷
编辑 汪艳
盛达优配app-正规配资平台app-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-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